|
平山堂 / 作者:王安石 |
城北橫岡走翠虬,一堂高視兩三州。
淮岑日對朱欄出,江岫云齊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愷悌,杯觴談笑客風流。
不知峴首登臨處,壯觀當時有此不。
|
|
平山堂解釋:
詩詞:《平山堂》
城北橫岡走翠虬,
一堂高視兩三州。
淮岑日對朱欄出,
江岫云齊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愷悌,
杯觴談笑客風流。
不知峴首登臨處,
壯觀當時有此不。
中文譯文:
城北橫岡上蜿蜒著碧綠的山脈,
一座高樓俯瞰著兩三個州。
太陽照耀下,淮河的岸邊有朱紅的欄桿,
江山的峰巒如云一般齊聚,宛如碧瓦漂浮其中。
鄉村的人們勤勞地耕種桑田,彼此友善和睦,
杯觴交錯之間,賓客們風度翩翩。
我不知道在峴山的頂峰眺望時,
當時的壯觀景色是否如此美不勝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作品,以描繪山水景色和表達對壯麗景色的贊美為主題。
首先,詩人描繪了城北山脈蜿蜒的景象,用詩意的語言勾勒出了山脈的曲線和青翠的色彩。接著,他描述了一座高樓,從那里可以俯瞰到周圍的兩三個州,顯示了樓閣的高聳和廣闊視野的壯麗。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淮河和江山的景色。太陽照耀下,淮河的岸邊有朱紅的欄桿,這種色彩對比增添了明亮和活力。江山的峰巒如云一般,形成了一片連綿的景色,宛如碧瓦漂浮其中,給人以美麗和奇幻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鄉村的景象,鄉村的人們勤勞地耕種桑田,彼此之間和睦友善。在杯觴交錯之間,賓客們談笑風生,展現了尊重和歡樂的氛圍。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景色的贊嘆,他稱自己無法確定壯麗景色是否能在峴山的頂峰處一覽無遺,這種表達方式增加了一種疑問和遺憾的情感。
整首詩以婉約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山水之美,通過對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它展示了王安石對山水、人情和時光的獨特感悟,流露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