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宅寺 / 作者:王安石 |
翛然光宅淮之陰,扶輿獨來止中林。
千秋鍾梵已變響,十畝桑竹空成陰。
昔人倨堂有妙理,高座翳繞天花深。
紅葵紫莧復滿眼,往事無跡難追尋。
|
|
光宅寺解釋:
《光宅寺》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光宅寺,位于淮河之陰,
我獨自乘輿來到這片中林。
千秋歲月中,佛鐘聲已經變得微弱,
十畝桑竹空蕩蕩地覆蓋著陰影。
昔日的人們在這廟堂中擁有奇妙的理念,
高座上的幕簾掩映著深邃的天花。
紅葵和紫莧花再次盛開,占滿了眼簾,
往事消逝得無影無蹤,難以追尋。
詩意:
《光宅寺》描繪了一個古老佛寺的景象,表達了歲月流轉、事物變遷的主題。詩人以寺廟中桑竹的生長、佛鐘聲的微弱和往事的遺忘為象征,表達了光陰荏苒、一切皆有終結的哲理。詩中展示了人類的努力和智慧,但也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因為過去的輝煌已經無法追尋。
賞析:
《光宅寺》通過對古老寺廟的描繪,展現了時間的無情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詩中的光宅寺象征著人世間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一生、功名利祿和文化傳承等。桑竹的生長和佛鐘聲的微弱,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衰敗。與此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過去輝煌的懷念,以及對往事難以追尋的無奈之情。
詩人通過寺廟的景象,呼喚人們要珍惜當下,不要過于追求功名利祿和物質的繁華,而是應該在淡泊中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升華。詩中的紅葵和紫莧花盛開,象征著新的生機和希望,它們重新填滿了眼簾,也寄托了詩人對未來的期許和希冀。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光宅寺的景象,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事物變遷的感慨,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并在追求中保持淡泊與寧靜的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