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 / 作者:王安石 |
寒聲一夜傳刁斗,云雪埋山蒼兕吼。
詩成吟詠轉凄涼,不如獨坐空搔首。
漫漫胡天叫不聞,胡人高鼻動成群。
寒盡春生洛陽殿,回首何時復來見。
|
|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解釋: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聲一夜傳刁斗,
云雪埋山蒼兕吼。
詩成吟詠轉凄涼,
不如獨坐空搔首。
漫漫胡天叫不聞,
胡人高鼻動成群。
寒盡春生洛陽殿,
回首何時復來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述北方邊塞的荒涼和戰亂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痛苦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寫道,寒冷的風聲整夜傳來,刀槍相擊的聲音不斷,這象征著戰亂的景象和邊塞的凄涼。接著以云雪掩埋山巒、蒼兕(一種傳說中的猛獸)咆哮的形象,進一步描繪了戰亂中的荒涼和殘酷。
隨后,詩人談及自己寫出的詩歌,說吟詠詩篇雖然能轉移自己的憂愁,但總是感到凄涼無力,不如孤獨地坐著搔首思考。這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詩歌創作的不滿和無奈之情,認為詩歌力量有限,無法真正改變戰亂和亂世的現實。
接下來,詩人用"漫漫胡天叫不聞"表達了在亂世中呼救卻無人理會的無奈。"胡人高鼻動成群"則描繪了游牧民族的形象,暗示了邊塞地區的動蕩和戰亂。
最后兩句"寒盡春生洛陽殿,回首何時復來見",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亂世的期盼。寒冬將過,春天即將到來,但他卻不知道何時能再次回到洛陽的宮殿,與親人團聚。
整首詩以凄涼、荒涼的景象和無奈的心情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痛苦和對家鄉的思念。通過描繪戰亂、寒冷和游牧民族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亂世的無奈和對和平的向往。這首詩在宋代文學中被視為一首典型的邊塞詩,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感慨和對亂世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