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非昨日 / 作者:王安石 |
今日非昨日,昨日已可思。
明日異今日,如何能勿悲。
當門五六樹,上有蟬鳴枝。
朝聽尚壯急,暮聞已衰遲。
仰看青青葉,亦復少華滋。
萬物同一氣,固知當爾為。
我友南山居,笑談解人頤。
分我秋柏實,問言歸何時。
衣冠污窮塵,茍得猶苦饑。
低徊歲已晚,恐負平生期。
|
|
今日非昨日解釋:
《今日非昨日》是宋代作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今日非昨日,昨日已可思。
今天不同于昨天,昨天已成為回憶可以回想。
明日異今日,如何能勿悲。
明天將與今天有所不同,怎能不感到悲傷。
當門五六樹,上有蟬鳴枝。
門前有五六棵樹,樹上有蟬鳴叫。
朝聽尚壯急,暮聞已衰遲。
早晨聽到蟬聲還顯得有力急促,傍晚聽到已經顯得衰退緩慢。
仰看青青葉,亦復少華滋。
抬頭看綠綠的葉子,也已經少了昔日的繁華生機。
萬物同一氣,固知當爾為。
所有的萬物都有同樣的氣息,因此我知道你就是你自己。
我友南山居,笑談解人頤。
我的朋友住在南山,他笑談間能使人舒展頸項。
分我秋柏實,問言歸何時。
他分給我秋天柏樹上的果實,我問他何時歸來。
衣冠污窮塵,茍得猶苦饑。
我的衣冠被塵土弄臟,即便得到了一些,仍然感到饑餓痛苦。
低徊歲已晚,恐負平生期。
我黯然低徊,歲月已經晚了,擔心辜負了一生的期望。
這首詩詞《今日非昨日》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的變遷和人情冷暖,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樹木、蟬聲、葉子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時間的推移和萬物的更迭。作者對友人的描繪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解脫人心理的向往。最后,作者以自身的困境和對未來的擔憂,表達了對人生的反思和對光陰流逝的無奈。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日常瑣事中的哀怨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情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的無常的思索。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友情和理想的向往,以及對現實困境和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人對時間和生命的感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