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友人中秋夕賞月 / 作者:王安石 |
海霧看如洗,秋陽望卻昏。
光明疑不夜,清瑩欲無坤。
掃掠風(fēng)前坐,留連露下尊。
苦吟應(yīng)到曉,況有我思存。
|
|
陪友人中秋夕賞月解釋:
詩詞:《陪友人中秋夕賞月》
作者:王安石(宋代)
海霧看如洗,秋陽望卻昏。
光明疑不夜,清瑩欲無坤。
掃掠風(fēng)前坐,留連露下尊。
苦吟應(yīng)到曉,況有我思存。
中文譯文:
海霧如洗,朦朧的秋陽漸漸昏暗。
明亮的光輝仿佛不曾消逝,晶瑩的月光似乎沒有邊際。
坐在風(fēng)前,涼風(fēng)拂過,我停留在露珠滴落的酒杯旁。
我辛苦地吟詠,直到黎明,因為我有思念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王安石與友人共同欣賞中秋賞月的情景。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海上的霧氣彌漫,使得秋陽黯然失色,月光仿佛沒有邊界般清澈明亮。通過這種景象的描繪,詩人抒發(fā)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
詩中的“海霧看如洗”一句,以形容詞“如洗”來表達清新的意境,給人以清爽宜人的感受。接著,“秋陽望卻昏”這句描述了秋陽在海霧的映襯下變得黯淡無光,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光明疑不夜,清瑩欲無坤”,通過運用反問句的修辭手法,表達了光明的耀眼讓人懷疑是否已經(jīng)到了夜晚,而清澈明亮的月光似乎沒有邊際,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詩的下半部分,“掃掠風(fēng)前坐,留連露下尊。苦吟應(yīng)到曉,況有我思存”,詩人坐在風(fēng)前,涼風(fēng)拂過,他停留在露珠滴落的酒杯旁。他辛苦地吟詠,直到黎明,因為他心中懷有思念之情。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富有禪意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境深遠的描寫,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藝術(shù)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