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汜水寄和甫 / 作者:王安石 |
虎牢關下水逶迤,想汝飄然過此時。
灑血只添波浪起,脫身難借羽翰追。
留連厚祿非朝隱,乘隔殘年更土思。
已卜冶城三畝地,寄聲知我有歸期。
|
|
汜水寄和甫解釋:
詩詞:《汜水寄和甫》
虎牢關下水逶迤,
想汝飄然過此時。
灑血只添波浪起,
脫身難借羽翰追。
留連厚祿非朝隱,
乘隔殘年更土思。
已卜冶城三畝地,
寄聲知我有歸期。
中文譯文:
虎牢關下水流曲折,
我心想著你此時飄然而過。
灑下的血只增添波浪涌起,
擺脫束縛難以借助羽翰來追隨。
縱然留連在官位的豐厚報酬,也非朝廷中的隱士,
乘隔離的殘年更加思念故土。
我已經卜算出在冶城的三畝地,
寄托聲音,讓你知曉我將歸來之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創作的《汜水寄和甫》。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摯友的思念之情,抒發了離鄉背井的愁緒和對歸期的期盼。
詩的開頭描述了虎牢關下的水流曲折,而詩人心中卻想著遠方的朋友在此時飄然而過,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灑下的血只增添波浪涌起、脫身難以借助羽翰來追隨等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在離鄉遠行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和掙扎,同時也暗示了友情的牽引力和詩人對友誼的堅守。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詩人身處官場,享受著豐厚的祿位,但卻感到離開朝廷的隱居生活更能滿足他內心的追求,表達了對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對離鄉之事的思念。
最后兩句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希望和對歸期的期盼,他已經算定了自己將在冶城擁有三畝地,寄托聲音,讓友人知道他將會回來。
整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抒發了詩人對友情和歸鄉的思念之情,寄托了對友人的期待和對未來歸期的希望。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才情和抒情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