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會亭 / 作者:王安石 |
數家鄰水竹,一塢共云林。
晚食靜適己,獨謠欣會心。
移床隨漫興,操策取幽尋。
未愛神錐汝,猶怑妙斲琴。
|
|
欣會亭解釋:
《欣會亭》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數家鄰水竹,一塢共云林。
晚食靜適己,獨謠欣會心。
移床隨漫興,操策取幽尋。
未愛神錐汝,猶懷妙斲琴。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欣會亭(一種小亭子)的景象和心情。亭子周圍是幾家種植著竹子的房屋,附近有一片茂密的林間。在晚飯之后,作者靜靜地享受自己的時光,獨自高興地吟唱。作者在床上漫不經心地移動,隨著心情的起伏而變化,思考著幽靜的事物。盡管作者曾經得到過神錐(指文人的榮譽和官職),但他仍然懷念著他的琴,認為琴更具有獨特的魅力。
賞析:
《欣會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作者的內心感受,展現了王安石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詩中的鄰水竹和云林景象,描繪了一幅寧靜、美麗的田園畫面,展示了自然的寧靜和生機。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享受著自己的時光,表現出一種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晚食后的寧靜時刻,讓作者沉浸在自己的思考和愉悅之中,獨自吟唱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滿足。移床隨漫興、操策取幽尋的描寫,顯示了作者的心情和思緒的起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幽靜事物的追求和探索。最后兩句詩中,作者提到了神錐和琴,表現出對不同美好事物的思念。神錐代表了功名和地位的榮譽,而琴則代表了藝術和情感的表達。作者通過對神錐和琴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對琴的鐘愛和對藝術追求的向往。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以描繪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為主旨,展示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藝術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傳達出一種深邃而內斂的情感,從而讓讀者在賞析中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