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五上巳聞苑中樂聲書事 / 作者:王安石 |
苑中誰得從春游,想見漸臺瓦欲流。
御水曲隨花影轉,宮云低繞樂聲留。
年華未破清明節,日暮初回祓禊舟。
更覺至尊思慮遠,不應全為拙倡優。
|
|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五上巳聞苑中樂聲書事解釋: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五上巳聞苑中樂聲書事》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宮苑中聽到美妙音樂的情景,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自身處境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苑中誰得從春游,
想見漸臺瓦欲流。
御水曲隨花影轉,
宮云低繞樂聲留。
年華未破清明節,
日暮初回祓禊舟。
更覺至尊思慮遠,
不應全為拙倡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宮苑中的樂聲為背景,通過描寫音樂的旋律和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自身處境的思考。
詩的開頭提問:“苑中誰得從春游”,表達了對宮苑中歡樂場景的好奇。接著,詩人描述了漸臺上的琉璃瓦仿佛要流動的景象,暗示了時間的流轉與變化。
接下來的兩句“御水曲隨花影轉,宮云低繞樂聲留”描繪了水波隨著花影搖曳,宮云環繞樂聲,形成了美妙而和諧的氛圍。這些描寫營造出宮廷中歡慶和安寧的氛圍,也表現了作者對美好時刻的渴望。
下一聯“年華未破清明節,日暮初回祓禊舟”揭示了時光的匆匆流逝。詩人感嘆年華未破,卻已到了清明節,日暮時分,禊舟即將回返。這里的清明節象征著時光的轉折點,詩人對光陰流逝的感慨與憂慮凸顯出來。
最后兩句“更覺至尊思慮遠,不應全為拙倡優”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至尊指皇帝,意味著作者身處高位,但他并不滿足于享樂和娛樂,而是思慮遙遠。他認為自己的心思不能完全沉溺于虛浮的娛樂之中,不應該只為了追求享樂而荒廢了自己的才華和責任。
整首詩以音樂和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流轉的景象和時光的轉換,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清明節、禊舟等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