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營 / 作者:王安石 |
無營固無尤,多與亦多悔。
物隨擾擾集,道與翛然會。
墨翟真自苦,莊周吾所愛。
萬物莫足歸,此言猶有在。
|
|
無營解釋:
詩詞:《無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無營固無尤,
多與亦多悔。
物隨擾擾集,
道與翛然會。
墨翟真自苦,
莊周吾所愛。
萬物莫足歸,
此言猶有在。
中文譯文:
沒有計謀,就沒有過失,
多情無益,也多悔恨。
萬物隨著喧囂聚集,
只有道與寧靜相會。
墨翟(指自己)真正受苦,
莊周(指莊子)我所喜愛。
萬物都無法歸屬,
這種說法仍然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人世繁華的反思。詩中通過對物質(zhì)欲望和追求的反思,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追求內(nèi)心寧靜的態(tài)度。
詩中的“無營固無尤”意味著沒有計謀和謀劃,就不會有過失和過錯。作者認為,過多的情感和欲望只會帶來后悔與困擾。他通過“物隨擾擾集,道與翛然會”的描寫,表達了物質(zhì)紛擾與追求內(nèi)心寧靜之間的對立。
接著,詩中提到了“墨翟真自苦,莊周吾所愛”。墨翟和莊周都是古代哲學家,墨翟代表了自我放逐和苦行的態(tài)度,而莊周則主張無為而治、超然物外。作者通過這兩個人物的引用,表達了自己對于墨翟的苦行態(tài)度的認同,并對莊子的理念表示贊賞和喜愛。
最后兩句“萬物莫足歸,此言猶有在”表達了一種超越物欲的境界,認為萬物無法歸屬于自己,而真正的歸宿在于超脫塵世的境地。詩人通過表達這種思想,呼喚人們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與超然,超越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哲學思考和對于人生境界的思索,通過對物質(zhì)追求與內(nèi)心寧靜的對比,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自我修養(yǎng)的追求。它既是對人生追求的反思,也是對于超越塵世束縛的呼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