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迸月 / 作者:王安石 |
迸月川魚躍,開云嶺鳥翻。
徑斜荒草惡,臺廢治花繁。
|
|
迸月解釋:
詩詞:《迸月》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迸月川魚躍,
開云嶺鳥翻。
徑斜荒草惡,
臺廢治花繁。
中文譯文:
月光灑在迸濺的河流中,魚兒躍出水面,
云霧散開,山嶺上的鳥兒翻飛。
徑路彎曲,草叢凋零,
廢棄的臺階上,花朵依然繁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觀,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受。
首先,詩中描述了月光灑在迸濺的河流上,描繪了一幅夜晚的景象。魚兒躍出水面,展示了生機勃勃的場景,傳遞出一種活力和生命力。這里的"迸月"表達了月光的明亮和生動,給人一種明亮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山嶺上的鳥兒翻飛的景象。"開云嶺鳥翻"揭示了山間云霧散去,鳥兒在空中翻飛的情景。這里的"開云"表達了云霧散開的意象,給人一種通透明朗的感覺。
然而,詩中也描繪了一些凋零和廢棄的景象。徑路彎曲,草叢凋零,暗示著一片荒蕪和荒廢的景象。臺階廢棄,但花朵依然繁茂,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頑強的生命力。這種對比表達了變遷和生命的循環(huán),以及在荒廢之中仍能找到生機的意義。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從迸濺的河流、躍動的魚兒,到開闊的山嶺、翻飛的鳥兒,再到凋零的草叢和廢棄的臺階,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傳遞了生命力的頑強和生命的變遷。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