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公辟轉運江西 / 作者:王安石 |
江西一節鑄黃金,最慰章濱父老心。
長孺向來真強予,次公今不異重臨。
余風尚有歡謠在,陳跡非無勝事尋。
豫想新詩能寄我,十年華省故情深。
|
|
和公辟轉運江西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和公辟轉運江西》。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西一節鑄黃金,
最慰章濱父老心。
長孺向來真強予,
次公今不異重臨。
余風尚有歡謠在,
陳跡非無勝事尋。
豫想新詩能寄我,
十年華省故情深。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寫給公辟轉運江西的,表達了他對江西地方官員的贊賞和支持。他說江西的一節黃金鑄成,最能慰藉當地老百姓的心情。長孺(指章濱)一直以來都是真心實意地支持我,而現在公辟(指公辟轉運江西)也同樣重視我。我仍然懷揣著歡樂的心情,尋找著那些勝事的痕跡。期望能寫下新的詩篇來表達我的思念之情,這十年來我一直深情厚意地思念著故地。
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對江西地方官員的稱贊和感謝之作。他通過贊美江西的黃金、慰藉老百姓的心情,表達了對公辟轉運江西的認同和支持。王安石在詩中提到了長孺和次公,分別指的是章濱和公辟轉運江西。章濱一直以來對王安石給予真誠的支持,而公辟在接任江西官職后也同樣重視和支持王安石。王安石堅信自己的政績和改革措施能夠在江西取得勝利,因此他懷揣著歡樂的心情,尋找著勝事的痕跡。最后,他表達了對江西的思念之情,并期望能夠寫下新的詩篇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的政治抱負和對地方官員的贊賞。他通過詩詞表達了對江西地方官員的認可和支持,同時展現了自己對江西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政治事業的熱情和對地方官員的贊賞,體現了王安石的政治抱負和為國家和人民貢獻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