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品石 / 作者:王安石 |
草沒苔侵棄道周,誤恩三品竟何酬。
國亡今日頑無恥,似為當年不與謀。
|
|
三品石解釋:
《三品石》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草木繁茂,苔蘚侵蝕,荒廢了古老的道路;
曾經誤解了恩情,三品官位最終如何報答。
當今國家已經衰亡,今天的人們卻無恥地犯下錯誤,
仿佛他們已經忘記了當年的共謀。
詩意:
《三品石》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反映人性弱點,抒發了作者對時局腐敗和忘恩負義的不滿之情。詩中的"三品"指的是官員的三品官位,代表著權力和地位。作者以自然景物的衰敗來象征當時社會的腐敗和道德的淪喪,同時表達了對于當時政治體制和人們的行為的批評。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社會現象的隱喻,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和人性的反思。草木繁茂、苔蘚侵蝕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古老道路的荒廢和被遺忘。而"誤恩三品竟何酬"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社會腐敗現象的不滿和對恩情被忽視的憤怒。接著,他以"國亡今日頑無恥"來暗示當時的政治衰敗和人們的道德淪喪,對現實進行了深刻的批評。最后,"似為當年不與謀"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人們忘記共同目標、不思進取的失望和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社會現象的抨擊,凸顯了王安石對時局和人性的深思和憂慮。它揭示了作者對政治腐敗和人們道德淪喪的憂慮,同時也對當時社會的困境進行了反思和批判。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寄托了作者對社會正義和道德倫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