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不再飯 / 作者:王安石 |
一日不再飯,飯已八九眠。
忽忽返照閑,頓羸不可遷。
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鐺煎。
長往理不惜,高堂思所牽。
|
|
一日不再飯解釋:
詩詞: 《一日不再飯》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中文譯文:
一日不再飯,飯已八九眠。
忽忽返照閑,頓羸不可遷。
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鐺煎。
長往理不惜,高堂思所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日復一日地辛勤勞作,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和休息,最終導致身體衰弱和無法遷移的痛苦。
詩的開頭寫道:“一日不再飯,飯已八九眠。”這句話表達了作者長時間工作的狀態,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已經快要倒頭睡下了。這種勞累的狀態使得他的身體疲憊不堪。
接下來的兩句,“忽忽返照閑,頓羸不可遷?!泵枥L了作者疲憊后的狀態。他無精打采地回到家中,倦怠的身軀無法再前行。這里的“返照閑”可以理解為歸家后的靜謐和放松,但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無奈和無力。
隨后的兩句,“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鐺煎。”形象地描繪了作者身體的狀況。他的筋骨酸痛,似乎被捆綁住了,無法自由伸展。肺腑之中仿佛有一座鐺煎的大爐,炙烤著他的內臟器官,暗示了他的身體不堪重負。
最后兩句,“長往理不惜,高堂思所牽。”表達了作者對于長期勞作的一種無奈和痛苦,但他仍然堅守在這個高堂(指官場)上思念著那個牽掛著他的家庭。這里的“高堂思所牽”表達了作者即使身體疲憊,依然牽掛著家人、追求事業的責任和使命感。
整首詩通過描寫作者長時間勞作的狀態和身體的疲憊,表達了對于辛勞生活的思考和反思。它反映了宋代社會普通人勞作辛苦、生活壓力大的現實,同時也傳遞出對于家庭的眷戀和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充滿了深沉的思考和情感,展現了王安石對于生活和人生的獨到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