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之祁祁答董傳 / 作者:王安石 |
云之祁祁,或雨于淵。
苗之翹翹,或槁于田。
云之祁祁,或雨于野。
有槁于田,豈不自我。
薈兮其隮,其在西郊。
匪我為之,我歌且謠。
蔚兮其復,南山之側。
我歌且謠,維以育德。
|
|
云之祁祁答董傳解釋:
詩詞:《云之祁祁答董傳》
云之祁祁,或雨于淵。
苗之翹翹,或槁于田。
云之祁祁,或雨于野。
有槁于田,豈不自我。
薈兮其隮,其在西郊。
匪我為之,我歌且謠。
蔚兮其復,南山之側。
我歌且謠,維以育德。
中文譯文:
云朵濃郁滾滾,或如雨灑湖泊深處。
苗稼蔥蘢挺拔,或者枯槁在田野。
云朵濃郁滾滾,或如雨落在原野。
田地有所枯槁,那豈非自身之過錯。
草木叢生茂盛,生長在西郊。
并非為我而有,我只是歌唱和吟詠。
郁郁蔥蔥而又復蘇,位于南山的一側。
我只是歌唱和吟詠,以此培育道德之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由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王安石創作,以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界中云雨和植物的生長情景,并通過對比表達了一種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云和雨代表著自然界的變化和運動。云朵祥和而濃密,或降雨于湖泊和田野之間。然而,有時苗稼生長得茂盛挺拔,有時卻在田野枯槁。這種自然界的不穩定性也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
詩中的西郊是一片郁郁蔥蔥的地方,草木叢生,生機盎然。這里的景象并非為我所創造,我只是欣然歌唱和吟詠。詩人通過這樣的表達,傳遞出一種謙遜和敬畏之情,認識到人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宰者。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南山的一側郁郁蔥蔥,生機復蘇。我仍然歌唱和吟詠,以此來培育道德之美。詩人希望通過自己的歌唱和吟詠,以及對自然和人生的觀察和思考,培養和傳承美德,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繁榮。
這首詩詞展現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化素養和對自然的敏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詩中蘊含著對謙遜、敬畏和道德培育的思考,體現了王安石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