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江南(四之二) / 作者:王安石 |
歸依法,法法不思議。
愿我六根常寂靜,心如寶月映琉璃。
了法更無疑。
|
|
望江南(四之二)解釋:
《望江南(四之二)》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歸依法,法法不思議。
愿我六根常寂靜,心如寶月映琉璃。
了法更無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佛法的歸依和追求。詩人希望能夠沉浸在佛法中,以法法的奧妙和超越人思的境界來超越塵世的束縛。他向往自己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能夠永遠寧靜,心境如同寶月照耀著琉璃一樣明凈。他相信只有融入佛法,才能達到真正的無疑和解脫。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的佛教情懷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他通過對佛法的歸依和修行,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煩惱的向往。詩中的"歸依法,法法不思議"意味著他將自己完全交托給佛法,認為佛法的奧妙超出了人類的思維能力。
"愿我六根常寂靜,心如寶月映琉璃"這句詩描繪了詩人追求內心平靜和明凈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感官(六根)能夠保持靜默,不受外界的干擾,讓心境如同寶月照耀著琉璃一樣的純凈。
最后一句"了法更無疑"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堅信。他相信通過徹底理解和修行佛法,可以達到對法的徹底領悟,從而消除一切疑惑和迷惑。
整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王安石對佛法的追求和心靈的寧靜渴望。通過與佛法的融合,他渴望超越塵世的紛擾,達到心靈的安寧與解脫。這首詩詞在表達個體內心追求的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佛教思想的關注和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