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曲歌辭·履霜操 / 作者:韓愈 |
父兮兒寒,母兮兒饑。
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兒在中野,以宿以處。
四無人聲,誰與兒語。
兒寒何衣,兒饑何食。
兒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眾兒,有母憐之。
獨無母憐,兒寧不悲。
|
|
琴曲歌辭·履霜操解釋:
琴曲歌辭·履霜操(Treading on Frost)
父兮兒寒,母兮兒饑。
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兒在中野,以宿以處。
四無人聲,誰與兒語。
兒寒何衣,兒饑何食。
兒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眾兒,有母憐之。
獨無母憐,兒寧不悲。
中文譯文:
父親喲,孩兒被寒冷所折磨,母親喲,孩兒被饑餓所折磨。
孩兒有罪當受笞打,被驅逐的孩兒有何過錯?
孩兒在中野,以此為住宿。
四周寂靜無人聲,誰來與孩兒交談?
孩兒衣衫何處尋,孩兒饑餓如何解?
孩兒在野外行走,腳下踩著霜凍。
母親生下了眾多子女,有母親的關愛疼惜。
唯獨孩兒無人憐愛,孩兒何不悲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的是一個被寒冷和饑餓折磨的孩子的悲苦遭遇。詩人表達了對這個孩子所受的苦難的同情和憤慨,同時也暗示了對社會對待弱勢群體的不公和冷漠的批判。
詩中的父母呼喊著孩子的苦難,表達了對孩子遭受折磨的痛心。孩子被罪責難當,被驅逐無處可去,四周荒涼寂靜,無人與其交流。孩子身上缺少衣物和食物,卻被迫履霜行走。最后,詩人提到母親對其他子女的呵護,但這個孩子卻沒有人關愛,孩子的悲傷由此顯露。
通過這首詩,詩人韓愈表達了對弱勢群體(尤其是無財富無地位的普通人)所受苦難的同情和關切,批評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忽視和冷漠。這首詩以簡練而有力的語言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家庭的冷落,充滿了對人道主義和公正的呼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