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操十首·將歸操 / 作者:韓愈 |
(孔子之趙,聞殺鳴犢作。
趙殺鳴犢,孔子臨河,嘆而作歌曰:秋之水兮風揚波,舟楫顛倒更相加,歸來歸來胡為斯)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將濟兮,不得其由。
涉其淺兮,石嚙我足;乘其深兮,龍入我舟。
我濟而悔兮,將安歸尤。
歸兮歸兮,無與石斗兮,無應(yīng)龍求。
|
|
琴操十首·將歸操解釋:
《琴操十首·將歸操》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將歸操
孔子之趙,聞殺鳴犢作。
趙殺鳴犢,孔子臨河,嘆而作歌曰:
秋之水兮風揚波,舟楫顛倒更相加,
歸來歸來胡為斯。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
我將濟兮,不得其由。
涉其淺兮,石嚙我足;
乘其深兮,龍入我舟。
我濟而悔兮,將安歸尤。
歸兮歸兮,無與石斗兮,無應(yīng)龍求。
中文譯文:
將歸操
孔子去趙國,聽說趙國殺了鳴犢。
趙國殺鳴犢,孔子站在河邊,嘆息并創(chuàng)作了這首歌曲:
秋天的水啊,波浪隨風起伏,
船槳翻轉(zhuǎn),相互交錯,
歸來啊,歸來啊,這是為什么呢?
秋天的水啊,它的顏色幽幽;
我要渡過去,卻找不到渡口。
涉過它的淺處,石頭嚙咬我的腳;
駕駛它的深處,龍進入我的船。
我渡過去了,卻后悔不已,將要歸去尤為辛苦。
歸啊,歸啊,無法與石頭斗爭,無法應(yīng)龍的要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孔子在趙國目睹了殺鳴犢的情景后的內(nèi)心感受以及思考??鬃幼鳛閭ゴ蟮乃枷爰液徒逃?,對于社會的不公和暴行深感痛心和憤怒。在這首詩中,他以秋天的水為象征,表達了他對世事變幻的思考和對道義困境的思索。
詩中的秋之水兮,描述了秋天的水色幽幽,暗示了社會的變幻和不穩(wěn)定??鬃佑蛇^這片水域,但卻找不到渡口,暗喻他在面對社會問題時的無奈。當他試圖涉過淺處時,被隱藏的石頭咬傷了腳,象征著他在行動中遭遇到的困難和阻礙。而當他試圖乘坐深處的船時,卻發(fā)現(xiàn)龍已經(jīng)進入了船中,這里的龍可以理解為權(quán)貴和邪惡勢力,它們滲透到社會中,使得善良之人難以幸免。
詩的最后,孔子渡過了水,卻后悔不已,感到歸途艱難。這表達了他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失望和對人們對待道義問題的冷漠的反思。他呼喚歸途,但又強調(diào)了自己無法與石頭斗爭,無法應(yīng)對龍的要求,暗示了他在追求社會理想和改革時所面臨的困境和無奈。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韓愈對社會不公和道義困境的關(guān)切和思考。它展現(xiàn)了孔子作為一位偉大思想家的情感和思想,同時也反映了韓愈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和對道義的追求。這首詩詞在藝術(shù)上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通過對水、石頭和龍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社會和人性的深刻觀察和思考。同時,這首詩也啟示人們,面對社會的不公和困境,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們?nèi)匀恍枰獔允卣x和追求道義,即使歸途困難,也不能放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