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同冠峽(赴陽山作) / 作者:韓愈 |
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饒。
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
泄乳交巖脈,懸流揭浪標。
無心思嶺北,猿鳥莫相撩。
|
|
次同冠峽(赴陽山作)解釋:
次同冠峽(赴陽山作)
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饒。
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
泄乳交巖脈,懸流揭浪標。
無心思嶺北,猿鳥莫相撩。
中文譯文:
再次經過同冠峽(前往陽山創作)
今天是何時代,天空晴朗景物豐富。
落下的櫻花片片千尺高聳,漂浮的蒲草細絲紛紛飛揚。
山上泉水像泄乳般交匯于巖脈,流水懸掛驚起浪花的界標。
此時我心中無意思北上,猿猴和鳥兒們請不要相互打擾。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在赴陽山旅行時寫的。他在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詩中的第一句話“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饒。”問候了當前的時代和贊美了美好的自然景色。他欣賞了天空的晴朗和大自然的豐富之美。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他描繪了櫻花和蒲草的景象。他用“落英千尺墮”來形容櫻花的落下,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感受。而流動的蒲草則用“游絲百丈飄”來描繪,使讀者感受到蒲草的輕盈和自由。
在詩的后半部分,韓愈描述了峽谷中泉水的情景。他用“泄乳交巖脈”來形容泉水如乳汁般從山石間流出,給人一種生動的形象。他還提到了激起浪花的懸流,形容了水流沖擊巖石的力量和威懾。
最后一句“無心思嶺北,猿鳥莫相撩。”表達了韓愈的真實感受。他表示自己此刻心無旁騖,不再有對北方的思念。他告誡猿猴和鳥兒們不要相互干擾,他希望它們保持寧靜,與自然和諧相處。
賞析:
這首詩以大自然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來表達作者的感受和思考。他欣賞了自然的美麗和豐富,同時也表達了對清凈和寧靜的向往。
整首詩清新自然,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通過描繪櫻花、蒲草和泉水的景象,作者將讀者帶入了美麗的自然世界中。
通過詩中的描述,讀者能感受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寧靜與平和,也呼吁人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整首詩給人一種清新、恬靜的感覺,幫助讀者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