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諸進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海 / 作者:韓愈 |
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難見,區(qū)區(qū)命已輕。
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
豈計休無日,惟應盡此生。
何慚刺客傳,不著報讎名。
|
|
學諸進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海解釋:
精衛(wèi)(jīng wèi)銜石填海
作者:韓愈(hán yù)
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難見,區(qū)區(qū)命已輕。
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
豈計休無日,惟應盡此生。
何慚刺客傳,不著報讎名。
中文譯文:
有一只鳥,為了報冤仇,整年緊握著寸諫的忠誠。
嘴中銜著細小的山石,心中盼望著海浪平靜。
但功績很微弱,命運也很脆弱。
他人都譏笑他草率,唯獨我欣賞他盡力專注。
如何也不能度過沒有休息的一天,只能在這一生中盡全力。
我無怨無悔那殺手的傳承,只是無法留下敵人的名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的題材來自傳說中的精衛(wèi)鳥(jīng wèi),也叫銜石填海的鳥,它是中國神話故事《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一種形態(tài)獨特的鳥,因為它的短命和堅韌的精神而被人們所贊美和憐惜。
詩中作者把自己比作精衛(wèi)鳥,表達了他為了追求真理和理想,不畏困難和犧牲的心態(tài)。詩中提到“鳥有償冤者”,意指作者的行為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而非為了個人的報復或私利。詩中多次使用“細”字來形容口銜的山石,表達了作者固執(zhí)的信念,以及對細枝末節(jié)的關(guān)注和追求。
詩的結(jié)尾,作者提到了常人對他的嘲諷和不理解,但他自己則堅持認為自己的專注和努力是值得的。他認為一生應該盡其所能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不應該在意他人的評價和批評。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堅持追求理想的價值觀的堅定信念。通過描繪精衛(wèi)鳥的形象,表達了作者追求真理和理想的決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也透露出對常人刻薄眼光的不屑和自信。這首詩在唐代被廣泛傳誦,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