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潮州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 / 作者:韓愈 |
明時遠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
北望詎令隨塞雁,南遷才免葬江魚。
將經貴郡煩留客,先惠高文謝起予。
暫欲系船韶石下,上賓虞舜整冠裾。
|
|
從潮州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解釋:
《從潮州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從潮州到袁州量移官職,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我因此作答。
明朝時遠離故鄉,流亡何去何從?雖然獲得赦免,但尚未解除罪過。
北望遠方的塞雁,難道能夠帶去我的心思?南遷之后,我只能暫時逃避,免得成為江中的魚。
我將要經過貴州,招待留賓客,先向高文謝恩。我暫時想停船在韶石下,像上賓虞舜一樣整理我的衣冠。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韓愈被貶謫到袁州的經歷。詩人因為某種罪過被貶謫到袁州,他對于自己的流亡生活感到無奈和迷茫。他望向北方的天空,想象著遠方的飛雁是否能夠帶去他的思念和心愿。他決定南遷,遠離江中的生活,希望能夠有所改變。在貴州他遇到了張韶州端公,端公以詩作相賀,韓愈以詩回應,并表示留客款待。最后,他決定在韶石下暫時停船,整理自己的衣冠,表現出對于自己的追求和追求高尚品質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韓愈在袁州流亡時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自身遭遇,表達出對命運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追求。詩中的北望塞雁和南遷葬魚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于離鄉背井、流離失所的思念和無奈之情。而在貴州遇到的張韶州端公,以及詩人自己態度端正,整理衣冠的場景,展示了詩人對于高尚品質和追求的堅持。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表達了詩人的個人遭遇和感受,又抒發了對于理想和追求的向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