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李逢吉也) / 作者:韓愈 |
濁水污泥清路塵,還曾同制掌絲綸。
眼穿長訝雙魚斷,耳熱何辭數爵頻。
銀燭未銷窗送曙,金釵半醉座添春。
知公不久歸鈞軸,應許閑官寄病身。
|
|
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李逢吉也)解釋:
《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李逢吉也)》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濁水污泥清路塵,
還曾同制掌絲綸。
眼穿長訝雙魚斷,
耳熱何辭數爵頻。
銀燭未銷窗送曙,
金釵半醉座添春。
知公不久歸鈞軸,
應許閑官寄病身。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韓愈向李逢吉贈送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對李逢吉的贊美和敬意,同時也抒發了韓愈對自己的遭遇和心境的感慨。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描繪了世俗的情況,渾濁的水和污泥覆蓋了整條干凈的道路。接著,詩人提到李逢吉曾經與自己共同掌管絲綸制造,表達了對李逢吉的贊賞和敬意。
接下來的兩句寫詩人自己的處境,他感到眼睛疲憊,吃驚于世事的變幻,耳朵也因頻繁的宴會而感到熱辣,這里的"數爵頻"指的是頻繁地舉行宴會。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困惑和疲憊。
在下一句中,詩人描述了夜晚的景象,銀燭未熄,透過窗戶照射出晨曦,這是一種新的開始,也是對未來的期許。然后,詩人提到自己半醉地坐在那里,享受著春天的氣息,金釵可能指的是詩人的妻子,她的出現使得春天的氣氛更加濃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李逢吉的祝福和自己的無奈。詩人知道李逢吉不久將回到朝廷的重要職位上,而他自己則只能寄望于官場的余波來照顧自己的生活。這里的"歸鈞軸"指的是重返政治舞臺,而"閑官寄病身"則指的是作為閑散官員的自己,希望通過李逢吉的關照來維持生計。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李逢吉的贊美和敬意,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無奈和期許。它通過對世俗和個人境遇的描寫,展現了韓愈對現實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體現了他在唐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