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崔立之(以下十五首見《外集 / 作者:韓愈 |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饑。
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其友名子輿,忽然憂且思。
搴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
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好事漆園吏,書之存雄詞。
千年事已遠,二字情可推。
我讀此篇日,正當寒雪時。
吾身固已困,吾友復何為。
薄粥不足裹,深泥諒難馳。
曾無子輿事,空賦子桑詩。
|
|
贈崔立之(以下十五首見《外集解釋:
贈崔立之(以下十五首見《外集》)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饑。
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其友名子輿,忽然憂且思。
搴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
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好事漆園吏,書之存雄詞。
千年事已遠,二字情可推。
我讀此篇日,正當寒雪時。
吾身固已困,吾友復何為。
薄粥不足裹,深泥諒難馳。
曾無子輿事,空賦子桑詩。
中文譯文:
曾經的時候,連續下了十天的雨,子桑遭受了嚴寒和饑餓的困苦。
他愁苦地坐在空蕩的房間里,沒有怨恨,只有自己的悲哀。
他的朋友名叫子輿,突然感到憂心和思念。
子輿披起衣裳涉過泥水,用衣裹著食物送給子桑。
兩人面對面交談,確認天命不會辜負他們。
好心人,漆園的吏員,將這首詩保存下來,頌揚它威嚴的詞句。
千年的事情已經過去,但是詩中的情感仍然可以感受到。
我在閱讀這首詩的時候,正值寒雪紛飛的日子。
我自己雖然困乏,但是我的朋友又為何而奮斗呢。
一碗稀粥不足以包裹,深泥道路難以馳騁。
曾經并沒有子輿這個人存在,只是空洞地賦予了子桑的身份來寫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韓愈寫給他的朋友崔立之的作品之一。他回憶起了過去的日子,特別是連續下雨的時候,飽受饑餓和寒冷的子桑。盡管他身處困境,但他卻沒有怨恨,只感到自己的悲哀。他的朋友子輿突然感到憂心和思念,為了幫助子桑,他穿過泥水,用自己的衣裳包裹食物送給他。他倆面對面交談,確認了天命是公正的。好心人將子桑的詩保存下來,稱贊它文辭雄偉。雖然千年已經過去,但這首詩中的情感依然可以被我們感受到。詩的最后,韓愈表達了他在寒雪天氣中閱讀這首詩的心境,思考自己和朋友的境遇。盡管他困乏,但他為朋友的處境感到擔憂。這首詩描繪了友誼和困境之間的關系,展示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困難境遇的認識。通過描寫子桑和子輿的故事,韓愈表達了對友誼的敬重和呼吁。他試圖通過這首詩來提醒人們珍惜友情,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