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竇、韋尋劉尊師不遇(三字為韻,愈分得尋字) / 作者:韓愈 |
秦客何年駐,仙源此地深。
還隨躡鳧騎,來訪馭風襟。
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
猶疑隱形坐,敢起竊桃心。
|
|
同竇、韋尋劉尊師不遇(三字為韻,愈分得尋字)解釋:
這首詩是唐代韓愈創作的《同竇、韋尋劉尊師不遇(三字為韻,愈分得尋字)》。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秦客何年駐,
仙源此地深。
還隨躡鳧騎,
來訪馭風襟。
院閉青霞入,
松高老鶴尋。
猶疑隱形坐,
敢起竊桃心。
譯文:
秦國的客人何時駐足,
這仙境之源地深邃。
他仍然跟隨鳧騎的腳步,
前來拜訪那傲然馭風的人。
院子緊閉,青霞漸入,
高聳的松樹尋找著古老的鶴。
我依然懷疑他是否隱身坐在那里,
敢于悄悄地撫摸那桃花的心。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韓愈對竇翻、韋尋、劉尊師這三位學者不幸未能相見的感慨之情。詩中以秦國客人的身份,描述了他追隨鳧騎(神話中的神仙)的足跡,來到這個深邃的仙境,希望能拜訪駕馭風的人(指竇翻、韋尋、劉尊師)。然而,院子緊閉,青霞漸入,高松尋找著古鶴,作者仍然懷疑這些學者是否隱身坐在那里。最后,作者勇敢地撫摸著那桃花,表達了對這些學者的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手法,將作者對未能與竇翻、韋尋、劉尊師見面的遺憾和對他們的敬仰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通過描繪仙境般的景色,如院子的閉合、青霞的漸入、高松尋鶴等,營造出一種神秘而悠遠的氛圍。詩中的鳧騎和馭風等意象,象征著超越塵世的仙境和高尚的人物形象。作者用“猶疑隱形坐”來形容自己對這些學者的崇拜,展現出他們在學術上的卓越和高人一等的地位。最后一句“敢起竊桃心”,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學者的敬仰之情,同時也表現出他對學術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竇翻、韋尋、劉尊師的景仰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自身對學問和美好事物的追求。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意象的運用,詩中蘊含了濃郁的情感和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