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岣嶁山 / 作者:韓愈 |
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拿虎螭。
事嚴跡秘鬼莫窺,道人獨上偶見之,我來咨嗟涕漣洏。
千搜萬索何處有,森森綠樹猿猱悲。
|
|
岣嶁山解釋:
《岣嶁山》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作。該詩描繪了岣嶁山尖上供奉的神禹碑以及周圍山林的景色。
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在岣嶁山的山尖上,有一塊供奉神禹的碑,碑刻在青色的石頭上,形狀奇特。
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拿虎螭。
碑的上方有科斗拳、薤倒披等神獸的浮雕,神禽鸞鳥翱翔,祥云鳳舞,虎螭用牙拿著祥云。
事嚴跡秘鬼莫窺,道人獨上偶見之。
此碑的來歷神秘,人們無法探知,僧侶們禁止人們靠近它,不得窺視。只有一位道士偶而前來。
我來咨嗟涕漣洏,千搜萬索何處有。
作者來到這里,感嘆哀怨,淚水滿眼。不惜千方百計地搜尋,卻無處可尋。
森森綠樹猿猱悲。
周圍綠樹叢生,猿猱們悲鳴不已。
這首詩詞以岣嶁山上的神禹碑為中心,通過描繪碑的形狀和上方的浮雕,展示了神秘而壯麗的山林景色。作者對這座碑的迷信和向往可見一斑。詩詞中融入了作者的對碑和周圍自然景觀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山水之美以及人文之神奇。整體表達了作者對神秘之物的敬畏和對真理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