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齋讀書(在陽山作) / 作者:韓愈 |
出宰山水縣,讀書松桂林。
蕭條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潔塵襟。
詩成有共賦,酒熟無孤斟。
青竹時默釣,白云日幽尋。
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懼侵。
謫譴甘自守,滯留愧難任。
投章類縞帶,佇答逾兼金。
|
|
縣齋讀書(在陽山作)解釋:
《縣齋讀書(在陽山作)》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出宰山水縣,讀書松桂林。
蕭條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潔塵襟。
詩成有共賦,酒熟無孤斟。
青竹時默釣,白云日幽尋。
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懼侵。
謫譴甘自守,滯留愧難任。
投章類縞帶,佇答逾兼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韓愈在陽山縣讀書的場景和他對讀書的體驗和感受。他來到這個山水宜人的地方,心情愉快地閱讀著書籍,感受到了初心的回歸。他拋棄了世俗的瑣事,心靈得到了凈化。他表達了寫詩的愉悅,酒也醇美,沒有孤獨地喝。他時而在青竹叢中默默垂釣,時而在白云間幽尋徜徉。他提到南方多有毒物,北方客人常常擔心侵襲。然而,他甘心守護著自己的清靜,雖然滯留在這里有些愧疚,但他無法推卻自己的職責。他用心投入寫作,像縞帶般華美,等待著更高層次的回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韓愈在陽山縣讀書的美好體驗。他通過舍棄瑣事和世俗的束縛,融入了山水之間,找回了讀書的初心。詩中的蕭條和初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韓愈對于內心深處的追求和向往。他將自己的情感與環境相融合,用清泉、青竹、白云等意象描繪了他在讀書中的寧靜與陶醉。詩詞的后半部分,他提到了南方的危險和北方客人的擔憂,然而他選擇了堅守和安守自己的職責,表達了一種不畏艱險、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對于寫作的投入和期待,以及希望得到更高層次回應的愿望。
這首詩詞展示了韓愈作為文人士大夫的追求和境界,表達了他對于清靜自在、修身養性的向往。同時,通過與自然的融合和對內心真實追求的堅守,他展示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地。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體現了唐代士人儒雅清高的風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