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留題驛梁 / 作者:韓愈 |
數條藤束木皮棺,草殯荒山白骨寒。
驚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眾知難。
繞墳不暇號三匝,設祭惟聞飯一盤。
致汝無辜由我罪,百年慚痛淚闌干。
|
|
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留題驛梁解釋:
詩詞:《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留題驛梁》
朝代:唐代
作者:韓愈
數條藤束木皮棺,
草殯荒山白骨寒。
驚恐入心身已病,
扶舁沿路眾知難。
繞墳不暇號三匝,
設祭惟聞飯一盤。
致汝無辜由我罪,
百年慚痛淚闌干。
中文譯文:
前年我被貶謫自刑部侍郎的罪名,被調任到潮州刺史,乘坐驛馬赴任。在途中,我駐足在驛站的門梁上留下了這首詩。
幾根藤條捆扎著木制的棺材,
荒山上長滿了草,葬著冰冷的白骨。
我內心充滿了驚恐之情,身體已經病弱不堪,
扶著擔架,沿途行進,眾人都知道這是一段艱難的旅程。
繞過墳墓時,我無暇哀號三次,
設立祭品,只能聽到一盤飯食的聲音。
我使你無辜地承受了我的罪孽,
百年來,我深感慚愧和痛苦,淚水滿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作品,描述了他被貶謫的經歷和內心的痛苦。韓愈在詩中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罪孽的悔悟和對無辜者的愧疚之情。
詩的開頭,用幾根藤條束縛著木制的棺材,描繪了荒山上冷寂的白骨,給人一種凄涼的景象。這里的意象象征著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孤獨,也反映了他被貶謫的困境。
接著,詩中提到作者內心的驚恐和身體的虛弱,以及扶舁而行的艱辛。這表達了作者在貶謫途中面臨的困難和艱辛,同時也揭示了他內心的痛苦和憂傷。
在詩的后半部分,韓愈表達了對無辜者的歉意和內心的愧疚。他無法忍受在祭奠時號哭三次,只能聽到一盤飯食的聲音。這種對無辜者的思念和歉意,以及對自己罪孽的深刻反省,使他百年來都感到慚愧和悔恨,淚水不止。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韓愈在貶謫途中的痛苦和內心的掙扎。通過對自己罪孽和無辜者的反思,他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惡和對道德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韓愈作為一位偉大文學家的才華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