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別二首 / 作者:杜牧 |
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
|
贈別二首解釋:
《贈別二首》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娉娉褭褭十三余,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文:
柔美娉娉婷婷,年方十三有余,
豆蔻花蕊初開,正是二月初。
春風吹拂揚州道,十里之內無人及。
珠簾飄動起伏徐,美景勝過珍珠簾。
多情卻似總無情,心中情感難言表。
唯有感到在大人面前,笑語不成,變得羞澀。
蠟燭有心又不舍別離,替代別人守夜,直到天明,淚水滴垂。
詩意:
《贈別二首》表達了離別時的深情和無奈之情。詩中描述了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少女,她的容貌柔美娉娉,正值豆蔻初開的二月初。春風吹拂著揚州的道路,美景勝過珍珠簾。然而,盡管她多情如春,卻感到自己的情感總是無法被完全理解和回應。在長輩面前,她感到羞澀,笑語不成。她的心思像蠟燭一樣,雖然有所留戀,但又不得不代替別人守夜,直到天明,心中不禁淚水滴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感和內心矛盾。詩人通過對少女的描寫以及對情感的表達,展示了青春美麗而多情的形象,同時也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心中不盡的哀愁。詩中的春風、珠簾、蠟燭等形象都富有意境,使整首詩更具生動感。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情感描寫和深刻的內心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考和對青春美好的追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