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草堂 / 作者:杜牧 |
何處人事少?西峰舊草堂。
曬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
后嶺有微雨,北窗生曉涼。
徒勞問歸路,峰疊繞家鄉。
|
|
西山草堂解釋:
《西山草堂》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人事少?
西峰舊草堂。
曬書秋日晚,
洗藥石泉香。
后嶺有微雨,
北窗生曉涼。
徒勞問歸路,
峰疊繞家鄉。
詩意:
這首詩以詩人身處西山草堂為背景,表達了對逝去歲月和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感嘆世事變遷,人事漸少,但他依然懷念曾經的居所,回憶起過去的快樂和安寧。通過描繪草堂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同時也抒發了對歸家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的開頭兩句“何處人事少?西峰舊草堂。”直接點明了詩人所處的環境,以及人世間事物的凋零和消逝。草堂是詩人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它代表了詩人年輕時充滿希望和憧憬的時光。接著,詩人通過“曬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這兩句,描繪出草堂的景象,展現了詩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以及他對書籍和草藥的喜愛。
接下來的兩句“后嶺有微雨,北窗生曉涼。”描述了草堂背后的山嶺被微細的雨水點綴,北窗透露著清晨的涼意。這種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詩人的草堂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環境的變化和時間的流逝。
最后兩句“徒勞問歸路,峰疊繞家鄉。”表達了詩人在外漂泊時的無奈和對歸家的向往。詩人雖然懷念過去的居所,但也無法回到過去,只能在異鄉徘徊。峰疊繞家鄉的描寫,既表達了對家鄉山水的眷戀,也抒發了對回歸家園的渴望之情。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和家鄉的思念之情。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詩人的情感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