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安州浮云寺樓寄湖州張郎中 / 作者:杜牧 |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闌語。
當時樓下水,今日到何處。
恨如春草多,事與孤鴻去。
楚岸柳何窮,別愁紛若絮。
|
|
題安州浮云寺樓寄湖州張郎中解釋:
《題安州浮云寺樓寄湖州張郎中》是唐代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年夏天疏雨過后,我們一同倚著朱紅欄桿交談。
當時樓下的水,如今流到了何處呢?
我懷恨如春草叢生,事與孤鴻一起離去。
楚江的岸邊柳樹何其茂盛,離別的憂愁如同紛飛的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張郎中在安州浮云寺樓相聚的場景,以及離別后的思念之情。詩人回憶起去年夏天的雨季,他們曾一同站在樓上的朱紅欄桿旁,交談著。然而,時間已過去,水流不復當年,他們不知流到了何處。詩人對于過去的離別與別離的事情懷有深深的悔恨之情,他們的離別如同春草一般繁茂。詩人用楚江岸邊的柳樹形容了離別時的憂愁,如同紛飛的絮,無法停止。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的個人感受為主,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回憶,表達了離別的悲傷和留戀之情。詩中的安州浮云寺樓和楚岸柳樹都是具體的景物,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內心世界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力。詩人對于過去與張郎中共度的美好時光的回憶,以及離別后的憂傷和思念之情,使詩詞充滿了濃厚的個人情感和離愁別緒。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言簡意賅,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