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宣州開元寺(寺置于東晉時) / 作者:杜牧 |
南朝謝脁城,東吳最深處。
亡國去如鴻,遺寺藏?zé)焿]。
樓飛九十尺,廊環(huán)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風(fēng)繞松桂樹。
青苔照朱閣,白鳥兩相語。
溪聲入僧夢,月色暉粉堵。
閱景無旦夕,憑闌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
|
題宣州開元寺(寺置于東晉時)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題宣州開元寺(寺置于東晉時)》
南朝謝脁城,東吳最深處。
亡國去如鴻,遺寺藏?zé)焿]。
樓飛九十尺,廊環(huán)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風(fēng)繞松桂樹。
青苔照朱閣,白鳥兩相語。
溪聲入僧夢,月色暉粉堵。
閱景無旦夕,憑闌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東晉時期的宣州開元寺,描繪了寺廟的壯麗景色和內(nèi)外景觀。詩人表達了對亡國的思念和對寺廟的贊美之情。詩中通過對寺廟建筑和周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營造了一種安靜、神秘的氛圍。
詩的開頭,詩人描繪了宣州開元寺所在的南朝謝脁城的幽深之處,以及亡國的感嘆,表達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接著,詩人描繪了寺廟的建筑風(fēng)格和規(guī)模,如樓高九十尺,廊環(huán)四百柱,表達了寺廟的宏偉和莊嚴。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繪寺廟內(nèi)外的景觀,如風(fēng)繞松桂樹、青苔照朱閣、白鳥相互鳴叫,展示了寺廟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詩人還描繪了聽到溪水聲入僧人夢中,以及夜晚月色照亮了粉垅堵,再次強調(diào)了寺廟的寧靜和神秘。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寺廟景觀的欣賞和留戀,表示自己在這里欣賞風(fēng)景,不分早晚,憑欄欣賞今古的美景。最后一句中的“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暗示了詩人的離情,他想在這里停留下來,品味美景,享受寧靜的時光。
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境深遠,通過描繪寺廟和自然景色,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寺廟的贊美之情。詩中用景物與情感相結(jié)合,營造出了一種寧靜、神秘的氛圍,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心靈舒暢的感受。詩詞構(gòu)思巧妙,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