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侍郎于陽羨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陽羨粗有薄產…四韻 / 作者:杜牧 |
冥鴻不下非無意,塞馬歸來是偶然。
紫綬公卿今放曠,白頭郎吏尚留連。
終南山下拋泉洞,陽羨溪中買釣船。
欲與明公操履杖,愿聞休去是何年。
|
|
李侍郎于陽羨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陽羨粗有薄產…四韻解釋: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作以描寫山水田園和抒發個人感情為主題。這首詩詞《李侍郎于陽羨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陽羨粗有薄產…四韻》是一首七絕,以李侍郎在陽羨的生活為題材。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李侍郎于陽羨里富有泉石,我也在陽羨擁有一些貧瘠的產業。
冥鴻不下非無意,塞馬歸來是偶然。雖然天上的黑鴻雁不下凡,卻并非沒有緣故;塞上歸來的馬兒也是偶然的。冥鴻、塞馬象征著罕見之物,意味深遠。
紫綬公卿今放曠,白頭郎吏尚留連。紫綬裝束的官員們已經遠離封建禮制,不再受到束縛,而白頭的普通官吏卻仍然被職務所困擾,無法自由自在。這兩個身份的對比,展現了社會變革的層面。
終南山下拋泉洞,陽羨溪中買釣船。無論是終南山腳下的泉洞,還是陽羨溪中的釣船,都是尋求寧靜和享受自然的手段。泉洞象征著幽深的自然之地,而釣船則象征著閑暇的休息之所。
欲與明公操履杖,愿聞休去是何年。我想與李侍郎一同行走,在晴空下漫步,聆聽他的諄諄告誡。我渴望知道您何時才能放下繁忙的事務,安享天倫之樂。
這首詩詞展現了杜牧對于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于現實社會的思考。他通過描繪李侍郎和自己的生活境遇,表達了對于封建禮制束縛的不適和對于自然、寧靜的向往。整首詩淡然靜美,既有對于自然風光的描繪,又有對于社會現實的關注,展現了杜牧獨特的詩歌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