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 / 作者:杜牧 |
清晨候吏把書來,十載離憂得暫開。
癡叔去時還讀易,仲容多興索銜杯。
人心計日殷勤望,馬首隨云早晚回。
莫為霜臺愁歲暮,潛龍須待一聲雷。
|
|
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解釋:
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
清晨候吏把書來,
十載離憂得暫開。
癡叔去時還讀易,
仲容多興索銜杯。
人心計日殷勤望,
馬首隨云早晚回。
莫為霜臺愁歲暮,
潛龍須待一聲雷。
中文譯文:
運回崔司馬在唐州的信
清晨時官員送來信,
十年分離的憂愁得以暫時解除。
癡叔離去時仍在讀易經(jīng),
仲容多次提起杯子共飲。
人們的心計算著望著日期,
馬首隨著云彩日出日落。
不要為霜臺的歲暮而憂愁,
潛龍須要等待一聲雷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牧給崔司馬在唐州的回信,表達了對崔司馬的思念和期望。詩中以清晨把書送來作為開篇,描繪了杜牧對崔司馬的期待和盼望。接著,詩中提到了癡叔讀書的情景以及仲容和杜牧一起喝酒的閑適時光,表現(xiàn)出詩人的情感和思念之情。最后,詩人寄望崔司馬早日回來,不要因歲月的流轉(zhuǎn)而憂愁,而是要一聲雷鳴,讓潛龍重現(xiàn)天日,表示詩人對崔司馬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構(gòu)思,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思念和期望,展現(xiàn)了人情之間的深情和真摯的友誼。詩中的潛龍比喻崔司馬的才華,暗示詩人期待崔司馬能夠在召之即來的一聲雷鳴中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