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城贈蕭兵曹(一作許渾詩) / 作者:杜牧 |
桂楫謫湘渚,三年波上春。
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塵。
客道恥搖尾,皇恩寬犯鱗。
花時去國遠,月夕上樓頻。
賒酒不辭病,傭書非為貧。
行吟值漁父,坐隱對樵人。
紫陌罷雙轍,碧潭窮一綸。
高秋更南去,煙水是通津。
|
|
宣城贈蕭兵曹(一作許渾詩)解釋:
宣城贈蕭兵曹(一作許渾詩)
桂楫謫湘渚,三年波上春。
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塵。
客道恥搖尾,皇恩寬犯鱗。
花時去國遠,月夕上樓頻。
賒酒不辭病,傭書非為貧。
行吟值漁父,坐隱對樵人。
紫陌罷雙轍,碧潭窮一綸。
高秋更南去,煙水是通津。
詩意:這首詩的作者杜牧是在宣城給蕭兵曹寫的一首贈詩。詩人身處湘渚,離開洛陽已有三年之久,波濤拍擊船舟傳來的是春天的氣息。船只在寒冷的江水中行駛,句溪上堆積的雪彌漫著寒意,作者的衣服上也沾上了洛陽城塵土。作者心中有愧,不愿低下尊嚴,寧愿寬容皇恩,免得身受皇帝的責難。雖然離開了故國,但在花開時仍能感受到遠方的春意,在月夜里也頻頻上樓遠望。
詩人在外旅居,雖然身體不好但拒絕了送酒的人,表示自己并不飲酒過量。為了貧窮而做傭書,意在表達自己并非貧困。行路中遇到了漁父一家,行吟之時也會遇到樵夫,探討人生的理想。結束了在紫陌上雙輪馬車的奢華,現在只能用一輛船追尋碧潭的魚網。隨著秋天的深入,作者要繼續南行,沿著煙霧繚繞的水路回到家鄉。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行走在江湖之間的文人境遇。詩人以細膩、凄涼的筆觸表現自己身處他鄉,并從物理和情感兩個層面符號化地揭示了自己的虛實和內外矛盾。詩中的意象猶如畫面一般鮮明,展示出了作者在異鄉漂泊的孤獨和迷茫。整首詩富有敘事性和抒情性,情感凝聚緊密,詞句之間極為精練,給人以思索和遙想之感。同時,通過與自然景色和村民的對比,凸顯了詩人自覺追求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的奮斗。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針對自然景物表達出的感慨來深化情感和意義,給人以靈動和意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