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州開元寺贈惟真上人 / 作者:杜牧 |
曾與徑山為小師,千年僧行眾人知。
夜深月色當禪處,齋后鐘聲到講時。
經雨綠苔侵古畫,過秋紅葉落新詩。
勸君莫厭江城客,雖在風塵別有期。
|
|
宣州開元寺贈惟真上人解釋:
宣州開元寺是一座位于唐代宣州城內的寺廟,杜牧在此贈送給僧人惟真的一首詩。這首詩以寫景為主,描繪了詩人對寺廟的熟悉與喜愛之情。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曾與徑山為小師,
千年僧行眾人知。
夜深月色當禪處,
齋后鐘聲到講時。
經雨綠苔侵古畫,
過秋紅葉落新詩。
勸君莫厭江城客,
雖在風塵別有期。
這首詩通過對宣州開元寺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和寺廟之間的情感交流。詩人曾經和寺廟里的僧人徑山互相學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開元寺的僧人行走千年,被眾人所知。在深夜的時候,月光灑滿寺廟,正是禪修的好時光。齋戒結束后,鐘聲傳到禪師講經的時間。雨水滋潤,綠苔覆蓋了古畫;秋天過去,紅葉飄落成了新的詩篇。詩人勸告君子不要厭棄江城客,雖然身處風塵之中,但仍然有著不同的命運等待。
這首詩意深遠,從描寫皈依佛門的詩人與僧人的師徒關系入手,再通過對開元寺的描繪,表達了對寺廟的景物和修行的種種情感。詩人對開元寺的鐘聲、禪修環境的描寫,傳達出他對靜心修行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與此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江城客的理解與告誡,雖然身處紛紛擾擾的世俗,但是依然能夠擁有特殊的心靈境界和追求。
整首詩語言簡潔明了,通過描寫具體的場景,展示了對寺廟的深情厚意。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禪修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以及對詩歌創作和文化傳承的思考。這首詩是杜牧晚年時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對修行和內心世界的追求,同時也是對于人生意義和境界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