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次白沙館,先寄上河南王侍郎 / 作者:杜牧 |
夜程何處宿,山疊樹層層。
孤館閑秋雨,空堂停曙燈。
歌慚漁浦客,詩學雁門僧。
此意無人識,明朝見李膺。
|
|
行次白沙館,先寄上河南王侍郎解釋:
行次白沙館,先寄上河南王侍郎。
夜程何處宿,山疊樹層層。
孤館閑秋雨,空堂停曙燈。
歌慚漁浦客,詩學雁門僧。
此意無人識,明朝見李膺。
詩詞中文譯文:
到了白沙館,先給河南王侍郎帶上寄語。
夜晚行程在何處住宿,山巒上樹疊疊起伏。
孤零零的館子里,有寧靜的秋雨,空蕩蕩的廳堂里,停著黎明的燈火。
我對唱歌感到自愧不如漁浦上的客人,對寫詩則學不如雁門的僧人。
這種意思無人能理解,希望明天能見到李膺,他能理解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杜牧在行次白沙館時寫下的,他將自己的思念和心情寄托給了河南王侍郎。詩詞通過描繪夜晚行程中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郁悶。
杜牧寫到夜晚行程中的山巒和樹木,展示了一幅幽靜而寂寞的景象,暗示了詩人孤獨的心境。孤館中的秋雨和停著的曙燈,更加突出了詩人的孤寂和凄涼。詩人以此來對比自己與漁浦客人和雁門僧人的不如,表達了對自身才華的自卑和對他們的敬佩。
最后兩句“此意無人識,明朝見李膺”,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尋求理解的愿望。詩人認為他的情感和思緒是無法被他人理解的,只有與他交往的好友李膺或許能夠明白。這也暗示了詩人的心境孤獨和人際關系的淡薄。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情感和心境,透露出一種憂思憂郁的氛圍。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漁浦客人和雁門僧人的欽佩,同時也抒發了對自身才華的自卑和對理解的渴望。整首詩詞折射出唐代文人的孤獨與苦悶,反映了杜牧的頗為矛盾的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