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樓晚望 / 作者:杜牧 |
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初語燕雛知社日,習飛鷹隼識秋風。
波搖珠樹千尋拔,山鑿金陵萬仞空。
不欲登樓更懷古,斜陽江上正飛鴻。
|
|
江樓晚望解釋:
江樓晚望
湖山翠欲結蒙籠,
汗漫誰游夕照中。
初語燕雛知社日,
習飛鷹隼識秋風。
波搖珠樹千尋拔,
山鑿金陵萬仞空。
不欲登樓更懷古,
斜陽江上正飛鴻。
這首詩是唐代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江樓晚上的景色。通過描繪湖山、燕雛、飛鷹和秋風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對古代文化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樓晚上望
湖山的綠意漸漸被迷霧所覆蓋,
夕陽照耀之中,誰在湖中漂游?
初次鳴叫的燕子雛鳥會知道社稷之日,
習飛的鷹隼能夠感受到秋風的味道。
波浪搖曳中凝聚出珍珠一般的樹林,
山崖上開鑿著高聳的金陵城,巍峨萬仞。
我不想再登上樓臺懷念古人的事跡,
只因江上的斜陽下正在翱翔著一只飛鴻。
這首詩詞通過運用生動的場景描寫和婉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先,作者描寫了江樓晚上的景色,以翠蒙籠和汗漫為形容,形象地表現了夜幕降臨時大自然的變化。同時,詩中還穿插了燕雛和飛鷹等生物的形象,通過它們的行為表現出人事物在自然中的相互關系。
進一步地,詩中出現了金陵城的景觀,通過山鑿金陵萬仞空的描寫,形象地描繪了城市的壯麗和雄偉,同時也提醒人們珍惜歷史遺跡和文化傳統。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不愿懷古的情感,而注重當下的生活和自然的變化。斜陽江上正飛鴻,詩人用這一景象表達了對當下美好時刻的珍惜和對自由飛翔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樓晚上的景色,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古代文化的思考和情感回應。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意象和細膩的語言表達,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和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