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 / 作者:杜牧 |
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
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夜涼溪館留僧話,風定蘇潭看月生。
景物登臨閑始見,愿為閑客此閑行。
|
|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解釋: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詩。這首詩詞描繪了杜牧在霅溪館居住的情景,表達了對秋季的喜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萬家相慶喜秋成,
處處樓臺歌板聲。
千歲鶴歸猶有恨,
一年人住豈無情。
夜涼溪館留僧話,
風定蘇潭看月生。
景物登臨閑始見,
愿為閑客此閑行。
詩意和賞析:
首先,詩詞以秋季的景色作為背景,通過描繪處處樓臺歌板聲和萬家相慶的場景,展現了豐收的喜悅氛圍。這里的八月,代表著秋天即將來臨。人們在悠閑的時光中,歡慶秋季的到來。
然后,詩人把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起來。千歲鶴歸猶有恨,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鶴是長壽的象征,但即使千歲的鶴也會有凋零的恨意,這暗示了人們對時光流逝和生命逝去的感慨。
接著,詩人以夜晚的涼意和溪館留僧話來渲染出詩人的寧靜心境。夜涼溪館留僧話,表達了詩人與僧人們的閑談,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寂靜的美。風定蘇潭看月生,描繪了風平浪靜的蘇潭湖水上的月亮升起的美景。
最后,詩人表示自己愿意作為一名閑客,來到這樣的寧靜之地,欣賞自然景物,放松身心。景物登臨閑始見,愿為閑客此閑行。這也暗示了詩人對閑逸生活、自由自在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季的景色,表達了對豐收喜悅的情感,同時也透露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展現了詩人對寧靜和閑逸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