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關 / 作者:杜牧 |
朝纓初解佐江濆,麋鹿心知自有群。
漢囿獵稀慵獻賦,楚山耕早任移文。
臥歸漁浦月連海,行望鳳城花隔云。
關吏不須迎馬笑,去時無意學終軍。
|
|
出關解釋:
《出關》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從邊關離開的情景和他對離別的隱忍和淡然。
詩詞的中文譯文:
脫下朝廷的纓帽,我開始辭別佐江濆,并不是出于麋鹿自知棲身于山林之中。在漢朝的疆域上,農耕生活早早就變成了寫文章的勸耕。我蜷縮在漁村的鋪蓋上,它的一角連著月亮,它的另一角則綿延到大海。在前行的路上,我期望著鳳城美麗的花朵隔云而開。邊關守衛不需要迎接我,他們只是笑著對著馬兒。在我離去時,我并沒有懷揣著加入軍隊的意愿。
詩意:
《出關》這首詩詞從一個邊關離開的場景展開,通過描寫詩人的個人經歷,表達了他對政治官僚生活的厭倦與疲乏,以及對邊關生活的思念和留戀之情。詩人抒發了自己的離別之情,并以淡然和隱忍的心態面對離散之苦。詩人將自己與詩文創作相提并論,暗示自己暫時放下官職,專心于寫作活動。
賞析:
整首詩詞以邊關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借以表達詩人對離別的體驗和情感。詩人在描寫自己脫下朝廷纓帽的行動中,表達了對政治事務和官宦生活的疲憊厭倦之情。他將漢朝的農耕生活與文字創作相對比,借此表達對農村生活和詩文創作的向往和留戀之情。詩人以淡然和隱忍的心態面對離去和別離,表現了一位知識分子的高潔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態度。詩詞寫景細膩,意蘊深遠,是一首具有深刻社會意義和人文思考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