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 / 作者:杜甫 |
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
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嚙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諸將亦自軍中至。
馬援征行在眼前,葛強親近同心事。
金鐙下山紅粉晚,牙檣捩柁青樓遠。
古時喪亂皆可知,人世悲歡暫相遣。
弟侄雖存不得書,干戈未息苦離居。
逢迎少壯非吾道,況乃今朝更祓除。
|
|
清明解釋:
《清明》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表達了杜甫對于世事滄桑和人生離別的感慨。
詩中以清明節為背景,寫出了繁華的長沙城,人們紛紛出游的景象。渡頭的翠柳搖曳,映照著人們歡快的笑臉。街頭上馬兒紅著蹄子,飾得驕傲,水邊的船上傳來歡聲笑語。這是一個熱鬧的時刻,人們紛至沓來,其中不乏一些將領和軍人。
詩人還提到了馬援,一個歷史上的將領,他正在眼前征戰。而詩中也出現了葛強,或許他是詩人的朋友,他們有著相同的心事。
然而,詩人的視野不僅局限在此時此地,他提到了古代的喪亂和悲歡離別。他感慨人世中的喜怒哀樂都是暫時的,可以相互離別。他的弟侄雖然還存活著,但他們也無法通信,無法與他共同分享彼此的心事。而他自己也不能脫離戰爭,離開苦寂的生活。
詩的最后,詩人提到了祓除這一傳統習俗,似乎寓意著要摒棄一切不快樂的事物,迎接新的開始。
這首詩通過描繪清明節的人們歡聲笑語,以及詩人對事物的思索,抒發了對于世事的感慨和對離別的痛苦的抒發。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對歷史的回顧,詩人表達了對于人世短暫和變幻無常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