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猿 / 作者:杜牧 |
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
三聲欲斷疑腸斷,饒是少年今白頭。
|
|
猿解釋:
《猿》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猿猴呼嘯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少年時代的遺憾和無奈。
詩中的月白、煙青、水暗流等形象描繪了夜晚的景色,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而猿猴孤獨地呼嘯在中秋的夜晚,更增加了一種凄涼和無奈的氛圍。
第二句“孤猿銜恨叫中秋”,表達了猿猴的孤獨和對中秋佳節的無奈。它們在呼喚的聲音中似乎帶著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昔日的無奈和懊悔。
第三句“三聲欲斷疑腸斷”,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糾結。猿猴的三聲呼嘯讓人感到心腸都要斷裂了。這種痛苦的叫聲讓人產生了同情和共鳴。
最后一句“饒是少年今白頭”,抒發了詩人的遺憾和無奈。詩人多次提到的“少年”指的是自己,現在已經年華老去,白發蒼蒼,然而遺憾和無奈的事情仍然沒有改變。
整首詩以猿猴的呼喚和詩人的內心痛苦為線索,抒發了詩人對年華逝去的無奈和遺憾。通過動物的形象來表達人類的情感和境遇,給人以共鳴和深思。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杜牧獨特的詩歌才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