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隱詩) / 作者:杜牧 |
漢苑殘花別,吳江盛夏來。
唯看萬樹合,不見一枝開。
水色饒湘浦,灘聲怯建溪。
淚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
|
龍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隱詩)解釋:
龍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隱詩)
杜牧
漢苑殘花別,
吳江盛夏來。
唯看萬樹合,
不見一枝開。
水色饒湘浦,
灘聲怯建溪。
淚流回月上,
可得更猿啼。
中文譯文:
乘船離開了漢苑的殘花,
來到了盛夏的吳江。
只看到萬樹緊密地結合,
卻看不到一枝花兒開放。
水的顏色像湘江的水一樣豐富,
岸邊的聲音卻膽怯地讓人感到假意。
眼淚流下,升上了月亮,
或許會聽到更多猿猴的啼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展示了作者對風景的深情。
前兩句描繪了夏天的吳江景色,萬樹緊密結合,但卻沒有一枝花兒開放。這一描寫將盛夏的景象與花開的寂靜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自然界中的空靈和靜寂。
接著,詩人描述了水色和灘聲。水的顏色饒富飽滿,但灘聲卻膽怯地仿佛是建溪之聲。這一描寫揭示了一種自然環境和聲音之間的不協調,傳達了環境中的一種假意與不真實。
最后兩句以淚水和猿猴啼聲為結尾,借此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哀愁和寂寞。淚水回上了月亮,暗示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助;而思念的猿猴啼聲則更加加重了這種寂寞感。
整首詩語言簡練,畫面感強烈,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人細膩地表達了對寂靜和孤獨的感受,使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