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 / 作者:杜牧 |
文爭武戰就神功,時似開元天寶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應回翠帽過離宮。
侯門草滿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鴻。
疑有女娥西望處,上陽煙樹正秋風。
|
|
洛陽解釋:
《洛陽》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詩詞,描寫了洛陽的壯麗景色和千年古都的繁華興盛。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文爭武戰就神功,
時似開元天寶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
應回翠帽過離宮。
侯門草滿宜寒兔,
洛浦沙深下塞鴻。
疑有女娥西望處,
上陽煙樹正秋風。
詩意和賞析:
《洛陽》這首詩詞寫了洛陽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洛陽歷史和文化的贊美,并對古都繁華的興盛給予了肯定和詠史的情感。
首先,"文爭武戰就神功,時似開元天寶中"描繪了古代洛陽的盛況,取自唐代開元和天寶兩個盛世的時代。這里以"文"和"武"兩個詞,表達了洛陽的繁榮和文武并重的特點。
接著,"已建玄戈收相土,應回翠帽過離宮"寫的是洛陽皇宮、王侯府邸的興旺景象。"玄戈"指的是宮殿中的寶劍,"相土"指的是皇帝的土地,"翠帽"則是貴族的帽子,"洛浦"是洛水,"下塞鴻"指的是奔赴南方的鴻雁。通過描寫皇家和貴族的場景,展示了洛陽的富庶和盛世的景象。
然后,"侯門草滿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鴻"寫的是洛陽的郊野景色。這里用"宜寒兔"、"下塞鴻"兩組景象,表達了洛陽郊野的宜人和廣闊。"侯門草滿"指的是郊野的草地,寓意著貴族們的樂園。"洛浦沙深"則描繪了洛水旁邊深沙的景色。
最后,"疑有女娥西望處,上陽煙樹正秋風"描繪了洛陽風景中的唐人文化和傳統。"女娥"是洛陽古代的艷女,"煙樹"則是洛陽的特產,寓意著洛陽的美景。通過這兩句描寫,使整首詩詞在贊美洛陽的繁榮與盛世之余,也體現了對唐人文化的寄托。
總的來說,杜牧在這首《洛陽》中以詳略得當的筆觸,巧妙地運用景物描寫和寄托情感的手法,展現了洛陽千年古都的壯麗景色和繁華興盛,同時也表達了對古都的崇敬和情感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