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嘉州凌云寺作 / 作者:岑參 |
寺出飛鳥外,青峰戴朱樓。
搏壁躋半空,喜得登上頭。
始知宇宙闊,下看三江流。
天晴見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曠煙景豁,陰森棕楠稠。
愿割區中緣,永從塵外游。
回風吹虎穴,片雨當龍湫。
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颼颼。
回合俯近郭,寥落見遠舟。
勝概無端倪,天宮可淹留。
一官詎足道,欲去令人愁。
|
|
登嘉州凌云寺作解釋:
《登嘉州凌云寺作》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凌云寺,俯瞰宇宙的壯麗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凡塵世俗的追求超越的愿望。
詩詞中描寫了凌云寺高聳入云,鳥飛戴朱樓的壯麗景象。作者攀爬寺壁,喜悅地登上頂峰,這才發現宇宙的廣闊,能夠俯瞰三江流域。當天晴時,可以遠遠看到峨眉山的浮現在波上。
詩人以凌云寺為中心,描述了周圍煙景遠望、陰森棕楠稠密的景象。他希望能夠割舍塵世中的紛爭,永遠自由地在這片自然風光中徜徉。
回到寺中,詩人感受到了云霧的繚繞,夏日里的涼颼颼。他俯視郭城,看見孤寂的遠舟。這里的勝景無法形容,可以讓人在天宮中永遠停留。
最后,詩人提到自己的官位不足以留存,但他的離去卻使人愁苦。這表達了他在追求超脫塵俗之余,對現實生活中的煩惱和束縛的思考和矛盾。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凌云寺矗立在山巔,
令人遠望的青峰戴著紅樓。
我攀爬壁壘,勇往直前,
欣喜地登上了塔頂。
這時才知道宇宙無邊,
俯瞰下去,三江湍急。
晴天時,峨眉山浮現在波面上,
就像是波濤上的浮島。
白茫茫的霧氣擴散開,
陰森森的棕楠茂密滿山。
我愿意割舍塵俗的困擾,
永遠游蕩在這自然景色中。
回到寺中,云霧彌漫,
夏日里有寒風低吟聲。
俯視下去,看見空蕩蕩的郭城,
孤寂的船只緩緩行駛。
這勝景如此美麗,難以言喻,
仿佛能永遠停留在天宮中。
我擔任的官位又有何意義呢?
欲去時,卻使人無限愁苦。
這首詩以凌云寺為背景,通過描述寺廟和自然風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紛繁世俗的追求超越的愿望。詩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尤其是凌云寺的壯麗景色,描繪細致入微,給人一種恢弘而壯麗的感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自身感悟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和寧靜的渴望,以及對塵世的拒絕和追求超脫的愿望。詩人以凌云寺為中心展開,拓展出了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以飽滿的情感和獨特的表達,打動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