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 / 作者:岑參 |
多寶滅已久,蓮華付吾師。
寶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時。
數年功不成,一志堅自持。
明主親夢見,世人今始知。
千家獻黃金,萬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
焚香如云屯,幡蓋珊珊垂。
悉窣神繞護,眾魔不敢窺。
作禮睹靈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區中緣,脫身恒在茲。
|
|
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解釋:
《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多寶塔的奇珍異寶,以及詩人對佛陀法華經的崇敬。詩中表現出持續不懈的追求和堅定的宗教信仰。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多寶滅已久,蓮華付吾師。
寶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時。
數年功不成,一志堅自持。
明主親夢見,世人今始知。
千家獻黃金,萬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
焚香如云屯,幡蓋珊珊垂。
悉窣神繞護,眾魔不敢窺。
作禮睹靈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區中緣,脫身恒在茲。
這首詩以多寶塔為主題,詩人先描述了塔上的寶物消失已久,卻又傳承給了他的禪師。接著描繪了多寶塔凌空而起的壯麗景象,突如其來而令人驚訝。然而,為了修建這座寶塔,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和巨大的努力,但最終堅持了下來。明主在夢中得見此塔,世人才開始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千家萬戶獻上黃金,萬名匠人努力磨制琉璃,以構筑這座寶塔。塔內的法器無論是材質上的木頭,還是財富上的貲祿,都為空盡,只有香煙彌漫,幡蓋飄搖。詩中還描繪了神靈將多寶塔庇佑護持,使眾魔不敢覬覦。在焚香作禮之下,詩人得見靈境,方才消除了疑慮。最后,通過修建多寶塔,詩人希望能夠脫離紅塵之緣,始終追隨佛法的道路。
整首詩以多寶塔為中心,以它的壯麗和佛教意義,表達了詩人對宗教信仰的堅定和對修行道路的追求。通過描述多寶塔的建造過程,詩人也展示了人們對佛教信仰的虔誠和對珍寶的敬意,同時揭示了修行的艱辛和堅持的重要性。這首詩具有深厚的宗教意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敬仰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