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楚國寺璋上人寫一切經院,南有曲池深竹 / 作者:岑參 |
璋公不出院,群木閉深居。
誓寫一切經,欲向萬卷馀。
揮毫散林鵲,研墨驚池魚。
音翻四句偈,字譯五天書。
鳴鐘竹陰晚,汲水桐花初。
雨氣潤衣缽,香煙泛庭除。
此地日清凈,諸天應未如。
不知將錫杖,早晚躡空虛。
|
|
觀楚國寺璋上人寫一切經院,南有曲池深竹解釋:
《觀楚國寺璋上人寫一切經院,南有曲池深竹》
璋公不出院,群木閉深居。
誓寫一切經,欲向萬卷馀。
揮毫散林鵲,研墨驚池魚。
音翻四句偈,字譯五天書。
鳴鐘竹陰晚,汲水桐花初。
雨氣潤衣缽,香煙泛庭除。
此地日清凈,諸天應未如。
不知將錫杖,早晚躡空虛。
詩詞中文譯文:《觀楚國寺璋上人寫一切經院,南有曲池深竹》
璋公不出院,群木閉深居。
璋公閉門不出,群木圍繞他深居。
誓寫一切經,欲向萬卷馀。
他承諾要寫盡一切經典,努力朝向無盡。
揮毫散林鵲,研墨驚池魚。
他的揮毫傳遍林中的鵲鳥,研磨墨汁驚動水中的魚群。
音翻四句偈,字譯五天書。
他的聲音翻譯成了四句佛偈,字譯成了五天的書籍。
鳴鐘竹陰晚,汲水桐花初。
晚上,鐘聲在竹林中響起,取水之時,桐花初開。
雨氣潤衣缽,香煙泛庭除。
雨水濕潤衣缽,香煙彌漫在寺院中。
此地日清凈,諸天應未如。
這里日子清凈,諸天境界也未必如此。
不知將錫杖,早晚躡空虛。
不知何時會拿起僧人的錫杖,早晚會踏上虛空之路。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僧人閉門不出,專心寫經的情景。璋公立下誓言,要寫盡一切經典,志向遠大。他的筆墨和聲音傳遍了周圍的自然環境,象征他的苦修和智慧影響到了一切。詩中描繪了竹林、池塘、桐花等景象,將自然景物與僧人的修行相結合,顯示了修行者對環境的敏感和與自然融為一體。詩最后表達了僧人對超越凡塵、步入虛空境界的向往和不確定。整個詩篇意境清凈,氣定神閑,寄托了人們對于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清凈心境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