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鞏縣南李處士別業 / 作者:岑參 |
先生近南郭,茅屋臨東川。
桑葉隱村戶,蘆花映釣船。
有時著書暇,盡日窗中眠。
且喜閭井近,灌田同一泉。
|
|
尋鞏縣南李處士別業解釋:
尋鞏縣南李處士別業
先生近南郭,茅屋臨東川。
桑葉隱村戶,蘆花映釣船。
有時著書暇,盡日窗中眠。
且喜閭井近,灌田同一泉。
中文譯文:
尋找鞏縣南李處士的別業
先生住在南郭附近,茅屋臨近東川。
桑葉遮住了村戶,蘆花映照著釣船。
有時候有空寫書,整天在窗前打盹。
更喜歡閭井的近,灌溉田地共同一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居山村的士人的生活。詩人岑參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士人的清貧和淡泊的生活態度。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士人的居所,他住在南郭附近的茅屋,臨近東川。茅屋和東川都是貧寒的象征,顯示了士人的清貧和隱居的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士人的生活情景。桑葉遮住了村戶,蘆花映照著釣船,顯示了士人與自然的親近和與世隔絕的生活。士人有時候有空寫書,但更多的時間是在窗前打盹,這表現了他對世俗事務的冷漠和對清靜的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士人對閭井和灌田的喜愛。閭井是村中的水井,灌田是農田的灌溉。士人喜歡閭井的近,灌溉田地共同一泉,顯示了他與農民的親近和對農耕生活的認同。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士人的清貧、淡泊和與自然、農耕生活的親近,表達了士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的冷漠。這種生活態度在唐代的文人中是比較常見的,也是士人追求自我修養和遠離紛擾的一種表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