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山磧西館 / 作者:岑參 |
銀山磧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
雙雙愁淚沾馬毛,颯颯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
|
銀山磧西館解釋:
銀山磧西館
銀山磧口風似箭,
鐵門關西月如練。
雙雙愁淚沾馬毛,
颯颯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貴,
安能終日守筆硯。
《銀山磧西館》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一首詩作。詩中描繪了磧口的景色和形勢,以及一個年過三十仍未成功的吟游詩人的心情。
詩中描述的銀山磧口,風勢如箭,形勢險峻。鐵門關西的月亮如練一般明亮。雙雙憂愁的淚水沾濕了馬毛,胡沙颯颯地打在人面上。
詩人以自己的身世來表達自己的憂愁。詩人稱自己為丈夫,說明他已經到了年過三十的年齡,然而仍未能獲得富貴。他提問自己,一個年紀已經不小的人,怎么能夠整日守在筆硯前。
這首詩意味深長,傳達出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失望。詩人用鮮明的形象描繪了荒涼的自然景觀,并將自己的心情融入其中。通過描述自己的境遇和憂愁,詩人反映了自己對社會現實的痛苦和無奈。整首詩表達了對經濟和社會地位的欲望和期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上貧富差距懸殊的現象。
這首詩以簡練凝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矛盾心情。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直觀而深刻地表達了對財富和成功的追求以及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