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劉郎將歸河東(同用邊字) / 作者:岑參 |
借問虎賁將,從軍凡幾年。
殺人寶刀缺,走馬貂裘穿。
山雨醒別酒,關云迎渡船。
謝君賢主將,豈忘輪臺邊。
|
|
送劉郎將歸河東(同用邊字)解釋:
《送劉郎將歸河東(同用邊字)》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借問虎賁將,從軍凡幾年。
殺人寶刀缺,走馬貂裘穿。
山雨醒別酒,關云迎渡船。
謝君賢主將,豈忘輪臺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叫劉郎的將領返回河東的場景。詩人借問虎賁將的經歷,詢問他從軍已經多少年了。將領的寶刀因殺戮而磨損,走馬穿著貂裘,顯示出他多年的戰功和努力。在離別之際,山中的雨聲喚醒了大家,渡口的云霧迎接著船只。詩人感謝這位賢明的將領,他不會忘記在輪臺邊上的邊疆之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戰士回歸故鄉的情感,強調了戰爭的殘酷和將領的忠誠。詩中的“虎賁將”指的是勇猛的軍士,他們經歷了多年的征戰,寶刀已經因殺敵而磨損,這象征著將領在戰斗中的忠誠和奮斗。穿著貂裘的描寫,展示了將領在勝利之后的榮耀和地位。
“山雨醒別酒,關云迎渡船”這兩句通過自然景物,增強了離別的情感。山雨醒來,點醒了大家即將分別,關口的云霧象征著新的旅程,似乎在迎接將領的離開。這些意象都在強調著離別和將領的崇高形象。
詩末的“謝君賢主將,豈忘輪臺邊”表達了詩人對這位將領的感激之情,他認為這位將領是明智而賢明的,不會忘記邊疆之地的艱辛和重要。這也體現了作者對忠誠、榮譽和對國家邊疆的關注。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將領的描寫和自然景物的比喻,傳達了對將領的敬佩和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它展現了唐代社會軍人的堅韌品質,以及他們在保衛國家、維護邊疆時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