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 作者:岑參 |
紅亭出鳥外,駿馬系云端。
萬嶺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干。
為逼霜臺使,重裘也覺寒。
|
|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解釋:
詩詞:《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紅亭出鳥外,駿馬系云端。
萬嶺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干。
為逼霜臺使,重裘也覺寒。
中文譯文:《陪端公宴虢州西亭》
紅色的亭子在山鳥的遠方,高高懸掛著如云翻滾的駿馬。
透過窗前的萬重山嶺,可以看到千家萬戶的炊煙。
打開酒瓶,美酒的色澤嫩綠,踏在地上的葉子發出干燥的聲音。
為了前往霜臺辦事,就算穿上厚重的皮袍也感到寒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岑參作為端公的隨從,參加宴會時的場景和感受。詩人通過描繪紅亭、駿馬、萬重山嶺、千家萬戶、酒瓶、葉聲等細節,展現了豐富的畫面。紅亭出現在山鳥飛翔的遠方,給人一種遙遠的感覺。駿馬系在云端上,顯示出其高貴和雄壯的形象。透過亭子的窗戶可以看到萬重山嶺,山上千家萬戶冒出的炊煙給整個景象增添了生動的色彩。打開瓶子,酒的色澤嫩綠,葉子干燥的聲音是詩人所感觸到的細微之處。最后,詩人提到自己穿上厚重的皮袍,也覺得寒冷。這句寫詩人為了前往霜臺辦事,即使穿上了重裘也感到寒冷,傳達了作者對公務的堅持和努力的形象。
整體來說,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現了作者作為隨從參加宴會的感受和對辦公務的努力。通過詩中的人物和景物塑造,表達了作者對事務的重視和對艱難環境的堅持。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紅亭與鳥、駿馬與云、開瓶的嫩酒與葉聲干燥等對照,增加了詩的層次感和亮點。整體給人一種宏偉壯麗、清新脫俗的感覺,展現了唐代詩人的詩歌才華和寫景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