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 / 作者:岑參 |
柳亸鶯嬌花復殷,紅亭綠酒送君還。
到來函谷愁中月,歸去磻谿夢里山。
簾前春色應須惜,世上浮名好是閑。
西望鄉關腸欲斷,對君衫袖淚痕斑。
|
|
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解釋:
《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暮春時分,送別李司馬歸扶風離開廬山的情景。
詩中寫道,柳樹垂垂地傾斜,鶯兒婉轉地歌唱,花朵盛開而濃郁,紅色的亭子,綠色的美酒送別了李司馬歸還故鄉。當李司馬回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時,看到函谷關外的明月,想必他一定感到寂寞和憂愁;而當他回到磻谿的山里,可能又覺得那只是一個夢境。
詩人告誡李司馬,要珍惜眼前的美景,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擾。望向西方他的故鄉,他的內心痛苦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對著李司馬,他已經淚如雨下,衣袖布滿了淚痕。
這首詩描繪了李司馬離開和歸來的兩個場景,表達了對離別和別離的痛苦之情。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心靈的痛苦和思鄉之情。詩意深沉而真摯,傳達了作者對友誼和歸鄉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強調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使讀者產生共鳴。詩人通過對人與自然之間的對比,以及對離別和歸鄉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歸鄉的期盼。這首詩不僅表達了感情,還反映了作者對人生苦難的思考,以及對名利和虛浮世界的厭惡。
這首詩字里行間透露出淡淡的憂郁和深深的思鄉之情,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共鳴。同時,詩中飽含著對世俗功名利祿的厭棄和對自然的贊美,展現了岑參深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
|